三伏贴是什么?
三伏贴又名天灸,源自于清朝,最早记录于清代张璐的《张氏医通》。三伏贴以古代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学说为理论基础,根据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的原理,结合天灸、经络与中药,采用天然中草药,制备成膏剂,敷贴在人体相应穴位处 ,提高人体阳气和免疫力,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。
何为冬病夏治?

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,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,是中医学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念和“未病先防”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。冬病夏治源于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,根据《内经》所述,人与自然界的阳气相符,生于春,旺于夏,收于秋,而藏于冬。三伏时令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,此时人体腠理疏松,经络气血疏通,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,“三伏贴”通过温补阳气、散寒驱邪、活血通络,可以增强机体抵御病邪能力,同时又能温煦机体阳气,有助于驱散内伏寒邪,达到治疗或预防“冬病”的目的。
三伏贴的适应症
1、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性鼻炎、过敏性鼻 炎、体虚易感冒者等。
2、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肠胃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胃肠功能紊 乱、虚寒性胃痛、脾胃虚弱等。
3、妇科疾病:下焦虚寒、宫寒,以及痛经、慢性盆腔炎、带下病 月经不调等属寒证者。
4、骨关节疾病:类风湿、风湿性关节炎、肩周炎以及其他关节 疼痛性疾病 ,往往在劳累后、遇阴雨寒冷天气或夜间加重者。
5、儿科疾病:哮喘、咳嗽、支气管炎、消化不良、厌食、体虚 易感冒、脾胃虚弱等。
三伏贴注意事项
1、贴敷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。
2、贴敷时间:成人2-4小时,儿童0.5-1 小时,请在医嘱时间内取下药贴,避免皮肤灼伤。
3、贴敷时最好穿着透气性较好、较为宽松的衣服,不要穿紧身 的化纤衣物。
4、贴敷当天要避免吹空调、风扇,不要进食冷饮,贴敷后不要马上洗澡,不要在局部用力搓。
5、贴敷期间应忌烟、酒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腻、辛辣之品如牛羊肉、海鲜。
6、贴敷后局部皮肤发红、轻微灼痛等现象,此为药物作用的正常现象,若皮肤出现红肿、水泡等严重反应,需及时就医。
2023 年三伏贴的时间:
初伏:2023年7月11日-2023年7月20日
中伏:2023年7月21日-2023年7月30日
中伏加强:2023年7月31日-2023年8月9日
末伏:2023年8月10日-2023年8月19日
地址:吕梁市离石区滨河北西路21号
(西崖底建设银行斜对面)
公交路线:乘坐102、109、302、302(支)、306、
307、308路公交车,吕梁市中医院站下车
了解更多医院信息,请关注微信二维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