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园地
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护理天地
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之窗 大寒知识小百科
作者:吕梁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:2018-07-11 点击数: 9168次
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°时为大寒。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,因“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”,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,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季节。有“大寒、大寒,抱成一团”的谚语,足见大寒节气的寒冷。
Part1.冬令进补的好时节
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“中医认为,最寒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,人们要特别注意从日常饮食中多摄取一些温热食物,以此抗寒、保养阳气。”常见的热性食物有鳟鱼、辣椒、肉桂、花椒等;温性食物有糯米、高粱、刀豆、荠菜、芦笋、生姜、葱、大蒜、大枣、桂圆、荔枝、木瓜、樱桃、杏仁、羊肉、狗肉、鸡肉、鳝鱼、海参等。
1、温暖汤粥暖胃暖心。冬季喝粥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,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,还可祛病养生。
1、防颈寒,戴围巾穿立领装。要注意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。
2、防鼻寒,晨起冷水搓鼻。可以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。”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,可防治鼻炎。
3、防肺寒,喝热粥散寒。流鼻涕、咳嗽、头痛……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,要注意防肺寒。
4、防腰寒,可以尝试常做足浴。
5、防脚寒,双手搓腰暖肾阳,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、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。
Part3.防寒防病迎新春
1、大寒更须防心脑疾病,大寒时节历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,民间有古谚流传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。”
2、保暖滋阴润燥不可少,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。
3、大寒多 感冒多 甲流多,大寒期间也是感冒、肺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;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、哮喘、肺气肿的人要格外注意。
Part4“冬藏”转“春生”
大寒节气正值生机潜伏、万物蛰藏的冬季,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。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“藏”的原则。
1、早睡早起。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,每天多睡1小时。对于上班族特别提倡早睡1小时。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过早起床,晨练要推迟一些,最好待日出后再出门。
2、睡前泡泡脚。冬夜入睡前,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,以达到畅通血脉、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。
3、运动锻炼。大寒养生运动,在冬季,运动锻炼是养生的精髓所在。正如俗话所说,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”。
Part1.冬令进补的好时节
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“中医认为,最寒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,人们要特别注意从日常饮食中多摄取一些温热食物,以此抗寒、保养阳气。”常见的热性食物有鳟鱼、辣椒、肉桂、花椒等;温性食物有糯米、高粱、刀豆、荠菜、芦笋、生姜、葱、大蒜、大枣、桂圆、荔枝、木瓜、樱桃、杏仁、羊肉、狗肉、鸡肉、鳝鱼、海参等。
1、温暖汤粥暖胃暖心。冬季喝粥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,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,还可祛病养生。
2、大油大腻之后不妨试试这“三冬”。“三冬”就是冬瓜、冬枣和冬甘蔗。
Part2.大寒防五寒
大寒来临,到了最冷的时光,让很多人感到不适,稍不注意就可能得病,专家提醒,此时要特别防“五寒”。1、防颈寒,戴围巾穿立领装。要注意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。
2、防鼻寒,晨起冷水搓鼻。可以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。”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,可防治鼻炎。
3、防肺寒,喝热粥散寒。流鼻涕、咳嗽、头痛……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,要注意防肺寒。
4、防腰寒,可以尝试常做足浴。
5、防脚寒,双手搓腰暖肾阳,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、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。
Part3.防寒防病迎新春
1、大寒更须防心脑疾病,大寒时节历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,民间有古谚流传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。”
2、保暖滋阴润燥不可少,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。
3、大寒多 感冒多 甲流多,大寒期间也是感冒、肺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;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、哮喘、肺气肿的人要格外注意。
Part4“冬藏”转“春生”
大寒节气正值生机潜伏、万物蛰藏的冬季,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。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“藏”的原则。
1、早睡早起。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,每天多睡1小时。对于上班族特别提倡早睡1小时。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过早起床,晨练要推迟一些,最好待日出后再出门。
2、睡前泡泡脚。冬夜入睡前,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,以达到畅通血脉、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。
3、运动锻炼。大寒养生运动,在冬季,运动锻炼是养生的精髓所在。正如俗话所说,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”。
上一篇:
雾霾天自我保健方法 多喝水别在户外吃东西
下一篇:
夏季,糖尿病人该怎样吃水果?